查看原文
其他

有些人护肤,就像在做梦

阿豆 基础颜究 2021-12-13



大家好,我是阿豆。

自从我在咱们号上写文章,不光你们知道我懂护肤,我身边的朋友也知道了。隔三差五,就找过来让我推荐护肤品。

这倒不是什么难事,难就难在,TA们的要求,时常离谱……

“想要一款精华,可以祛痘、修复、缩毛孔,还要祛皱、美白、淡斑……(此处省略一万字)。”

拳头握紧……)

“预算有多少?”

“最好不要超过三百块。”

拳头握得死死的……)

抛开价格先不谈,个人觉得,这位同学对护肤品的期望值……过高了

分门别类去解决这些问题,已经有点困难,更何况还要一次性搞定?倘若真有商家宣传,洗面奶冲一冲皮肤就变白,精华一抹皱纹立马没,一套护肤流程下来就像“换了个头”……你是否会不自觉怀疑广告的真实性?

今天,我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下,除了咱们熟知的清洁、保湿、防晒三板斧,合理护肤还能改善哪些皮肤“小毛病”?难度有多大?上限在哪里?(下次就可以拿这篇文章正面硬刚了,哼哼)



敏感泛红

难度等级:★★☆


先来说说敏感问题吧,换季期间,大家比较关心。

当我们的皮肤遭受外界压力,或者受到某些病理、生理因素影响,感觉灼热、刺痛、瘙痒时,往往意味着皮肤屏障受到损伤,角质变薄,细胞间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流失。

这时,减少刺激源头(频繁卸妆、摩擦皮肤等)、外用简单的保湿产品,依靠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,基本可以恢复正常。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具有舒缓、屏障修护功能的产品,那就是雪中送炭。

常见的舒缓成分,有油橄榄叶提取、燕麦提取、积雪草苷、甘草酸二钾、红没药醇等等,主要针对不适感本身起效,瞄准的是“敏感表象”;
修护性成分,比如神经酰胺、胆甾醇、泛醇、蓝铜胜肽、依克多因、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等等,则把目标放在“敏感根源”。
二者联手,才能事半功倍。

但敏感的发生机制,有时不光与皮肤表层受损有关,可能还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
按照@袁超医生的说法,皮肤敏感除了表皮屏障功能外,还累及神经血管、免疫炎症(这些雷,千万不要踩)。

比如持续不断的毛细血管扩张,一有风吹草动,就“红”到不行。有些人表现为敏感期间,更容易“过敏”。到这个程度,已经不是一般的敏感性皮肤了,解决起来难度很大。

为什么?

因为神经、血管都在真皮层啊。
护肤品中多数成分的分子量大,难以透过皮肤屏障。哪怕是分子量较小的活性成分,进入皮肤深层,也不一定能针对血管、神经起效。

至于免疫调节功能,护肤品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

这些问题,合理护肤顶多只能算是预防和改善,远谈不上“根治”。

所以,当你出现持续性面部潮红,长年累月的红血丝去不掉,或者一到换季就过敏等问题,还是得找医生啊。



痘痘

难度等级:★★★


处理痘痘是我的老本行

战痘多年,祛痘护肤品用了不少,也求助过许多皮肤科医生。

虽然脸上还残留了些许痘坑、痘印,但至少懂得如何稳定痘肌,不至于大面积爆发。

大体上看,护肤品的祛痘功效值得认可。

因毛孔堵塞引起的闭口、粉刺,外用一些低浓度的酸(水杨酸、杏仁酸等),加强角质代谢,即可有效排除角栓。


对于一些冒脓头的红痘痘,可以针对性调节菌群平衡(皮傲宁、IMPM、乳酸杆菌发酵产物等成分),或者选择前面提到的舒缓类活性物,帮助改善红肿。


可痘痘也分轻重缓急。

轻度痘痘,还在护肤品的射程范围内。一旦发展到中至重度痘痘(比如大面积闭口、多处囊肿等),还是需要配合药物治疗

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(谁能配合我说句“但讲无妨”?)——痘痘本身是个“不治之症”(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很想哭)。

根据@何黎教授团队的研究,有些中国汉族男性,天生自带痤疮易感基因DDB2和F13A1无数人忽略的烂脸真凶,小心中招)。明明大家都爱出油,甚至别人看上去脸油得更厉害,可偏偏就只有你长痘。

这种基因层面的问题,找谁说理去?(痘皮表示非常不爽)

另外,想要痘痘少,忌口少不了。

痘痘发病涉及雄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,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-1飙升,进而诱发皮肤炎症。那些加重你出油的高油、高糖、高碳水、奶制品等食物,痘皮们还是尽量少吃(痘皮喝奶的正确姿势!!!)。

图片来源:基础颜究@婷婷

不然,哪怕你全力抗痘,护肤品换了一批又一批,可能也于事无补。



皱纹

难度等级:★★★☆


许多爱美人士,穷尽一生也想解决一个大难题——皱纹

我们护肤时常说的“抗老”,一般说的就是淡化已有细纹、皱纹,预防皮肤老化迹象。

其产生原因包括皮肤新陈代谢速率减缓,真皮层成纤维细胞老化,增殖能力下降,胶原蛋白、弹性蛋白、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等,导致皮肤粗糙、失去弹性。

遗憾的是,只要我们还在呼吸,细胞、组织、器官衰退引起的内源性老化就不可避免。所以,由紫外线、空气污染等诱导产生的外源性老化,成为我们努力对抗的目标。

防晒当然是重中之重。


在此基础上,可以坚持使用某些对抗衰老的经典活性成分。


“A”(视黄醇)、“C”(抗坏血酸)和“酸”(果酸类),依旧是我认为护肤品中、对抗皱纹可信度最高的成分。


万金油B3(烟酰胺),及温和有效的胜肽类、玻色因紧随其后。


抗氧化剂(麦角硫因、白藜芦醇、辅酶Q10等)和某些原料大厂研发出的植物提取物(黑麦籽、三叶鬼针草、印度獐牙菜等)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
总而言之,抗皱护肤和其他祛皱方式(比如医美手段、坚持锻炼)相比,我认为简单方便,性价比也非常高。坚持使用,往往能收获明确的成效。

但对于肌肉反复牵拉引起褶皱,皮下脂肪缺失导致松弛下垂、满脸褶子,护肤品改善能力有限,鞭长莫及。



斑点

难度等级:★★★☆


大叔曾经采访过城野品牌创始人Dr. Yoshinori Shirino(城野亲德)本尊。老爷子说:“欧洲女性的皮肤老化在于皱纹,而亚洲女性,在于斑点。”

传统审美认为,白皙的皮肤是漂亮、好看的前提,即“一白遮百丑”。

先不管这种陈旧观念背后的肤色偏见,至少我们心里明白,美白这件事在亚洲女性心中的分量。

大家知道,当皮肤受到外界刺激,黑素细胞就会加班加点“生产”黑色素,导致皮肤变黑。想要美白、淡斑,就要从黑色素的产生过程着手。

无论抑制“生产工人”酪氨酸酶的活性,还是加快黑色素转运、代谢,又或者淡化已有黑色素,都是狙击皮肤变黑的关键所在。

VC、熊果苷、曲酸、间苯二酚类衍生物、果酸、烟酰胺……这些美白成分我们已经说过很多回。结合大量人体实验、理化试验,还有个人经验来看,护肤品改善色素沉着、提升皮肤亮度的能力,毋庸置疑。

对于斑点来说,“淡化”也是有可能的,但想让斑点完全消失,甚至于不再出现,难度还是相当之大。


比如雀斑,对紫外线相当敏感,皮肤一晒就可能加重、复发;


还有连医学界都束手无策的黄褐斑。发病原因极为复杂,和日晒、内分泌、焦虑、失眠、抑郁等都存在相关性,基本不能治愈,只能控制在低水平(美白和淡斑不是一回事儿——淡斑系列之一)。


医美手段和药物都无法完全处理的皮肤大难题,护肤品就更没辙了。


所以啊,还是那句话——坚持防晒、抹美白精华,皮肤变亮、变白不成问题。至于单纯依靠护肤品彻底祛斑,就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了。

那些说“产品抹一层,斑点就消失”的视频,直接划过就好。

买一瓶高浓度钛白粉的面霜,有啥用?留着传给下一颗韭菜吗?




好啦,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。

最后再说一下,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。

我其实非常认可护肤品的长期保养价值,毕竟勤勤恳恳护肤这么多年,给我外貌上带来了巨大变化。

痘痘少了,皮肤变细腻了,我自己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,与人交流时更有自信。

护肤品并非“救命稻草”,也存在它的局限性
聪明的用户,自然懂得放平心态,在合理的边界范围内稳步求胜,享受护肤时的愉悦感。
愚昧的商家,为了完成销售业绩,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,触碰法规底线,也坑害了不少人的脸。

这篇文章或许有些“泼冷水”,但我希望大家在开启护肤时,就知道你的目标在何方——并不是一夜之间变身仙女,而是十年之后,你的皮肤更加健康有光泽,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年轻。

愿大家理性护肤时,也能乐享其中。

关于护肤,你曾经听过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呢?欢迎来留言板和我们聊聊。


E N D


 | 推荐:

这些害人不浅的谣言,到底是哪来的

 | 上文:

【新品速递】它们,值得期待吗?‍


作者:阿豆
文字编辑:Vera
版式编辑:miumiu
图片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

JICHUYANJIU 基础

“60W人都在看的护肤指南”




 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留言板等你!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